摘要:維生素A缺乏癥是由于缺乏維生素A所引起的以生長發(fā)育不良、視覺障礙和器官黏膜損害為特征的營養(yǎng)代謝性疾病。本文詳細闡述了維生素A的營養(yǎng)作用,以及缺乏維生素A引起的臨床癥狀和治療措施,以期給養(yǎng)殖戶提供技術參考。
維生素A缺乏癥是由于維生素A缺乏所引起的以生長發(fā)育不良、視覺障礙和器官黏膜損害為特征的營養(yǎng)代謝性疾病。此病發(fā)生于各種畜禽,以幼禽和幼畜最常見。在青飼料不足的春初、秋末和冬季多發(fā)。
1 維生素A的營養(yǎng)作用
維生素A是動物骨骼形成,視紫紅質的構成,上皮組織、神經組織結構完整性的保持和健全所必需的營養(yǎng)物質,與動物的生長發(fā)育、視覺、消化、呼吸、繁殖力和抗病力都有很大的關系。
2 引起畜禽維生素A缺乏癥的因素
由于飼料調制和收藏不善,飼料遭受日光暴曬、酸敗和氧化等而使飼料中維生素A或維生素A元被破壞,或者由于長期飼喂缺乏維生素A元的飼料,如棉籽餅、大麻餅、米糠和麩皮等,都能夠誘發(fā)此病。同時飼料中缺乏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,運動不足,以及胃腸道疾病等,也是促使此病發(fā)生的重要因素。維生素A缺乏,會降低畜禽的抵抗力,繼發(fā)感染其他疾病,影響畜禽的生產性能,甚至引起死亡。
3 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
維生素A缺乏的癥狀主要表現(xiàn)為黏膜表皮和腺體上皮的變性、不全角化、繼發(fā)感染,以及神經系統(tǒng)變性,有的表現(xiàn)為夜盲癥。由于畜禽種類不同,在臨床上的表現(xiàn)也各不相同。
(1)禽發(fā)生較多,多以6~7周齡的幼禽發(fā)生較多?;茧u精神萎頓,食欲不佳,生長停滯,消瘦衰弱,體重減輕,羽毛松亂,步態(tài)不穩(wěn)而常以尾支地,雞冠及肉髯蒼白。母雞產蛋率和孵化率大大下降。特征性癥狀為眼睛腫脹,眼內充滿水樣或者乳狀的滲出物,且常從眼內流出,上下眼瞼被滲出物粘合;嚴重時眼內蓄積大塊干酪樣物質,角膜渾濁、軟化穿孔乃至失明;從鼻孔流出粘稠鼻液;打開口腔,可見黏膜上散在有白色結節(jié),或被一層灰白色干酪樣假膜覆蓋。呼吸困難,喙常張開,喙和小腿皮膚黃色消退。
剖檢成年雞,特征性的病變是鼻、口腔、咽、食道以至嗉囊的黏膜上有很多白色的小結節(jié),小的不易看到,大的直徑可達2mm,有的融合成一層灰白色的假膜覆蓋在黏膜表面。剖檢幼雞,除了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的炎癥和壞死外,在腎臟的腎小管里還會有大量的尿酸鹽蓄積,有的在輸卵管、心包、心臟、肝臟和脾臟里也有尿酸鹽蓄積。
幼鴨發(fā)生此病時,由于軟骨內造骨過程被顯著抑制,引起骨骼發(fā)育障礙。病鴨表現(xiàn)為運動無力,兩腳癱瘓,眼、消化道和呼吸道的變化和幼雞相似。
(2)豬。病豬頭常偏向一側,步行不穩(wěn),后軀無力癱瘓,拱背打顫,食欲及生長沒有明顯的變化。嚴重的有可能發(fā)生夜盲癥。少數(shù)病例眼球干燥、角膜軟化。母豬維生素A缺乏時,發(fā)生流產、畸形及死胎。仔豬維生素A缺乏時,抵抗力降低,容易感染其他疾病。
(3)牛。多發(fā)生于犢牛,病初表現(xiàn)為夜盲癥,隨后流淚,角膜上皮組織增厚或者呈云霧狀層迭,甚至失明;共濟失調,衰落,步態(tài)不穩(wěn),驚厥。有的可見腹瀉、腎盂炎、膀胱炎、尿石癥以及呼吸道卡他炎癥等。母牛發(fā)生此病時,可引起流產,所生犢牛的眼底視神經乳頭水腫、視孔狹窄,視神經萎縮,甚至失明。肥育牛發(fā)生此病的時候,表現(xiàn)為流淚多、夜盲、腹瀉、前腿水腫及暈厥等。
(4)羊多發(fā)生角膜炎、夜盲癥、衰弱及尿石癥。
(5)馬多發(fā)生蹄角質破碎或者裂縫。也可以見到流淚、夜盲、角膜渾濁、瘦弱、呼吸困難及食欲缺乏等癥狀。
(6)種公畜多出現(xiàn)精子異形,無頭精子的比率大幅度提升。
4 治療措施
日糧中補充含維生素A及維生素A元的飼料,如魚粉、胡蘿卜、玉米及三葉草等飼料。個別病例治療時,每只可用魚肝油1~2mL(1mL含維生素A 5萬單位)喂服或者肌肉注射;大群治療的時候,可以在每千克飼料中添加維生素A 1萬單位,但是一定要和飼料混合均勻,以防引起不良反應或者中毒。出現(xiàn)眼部疾病的,可以用3%的硼酸溶液沖洗,每日1次。豬、羊可以分點皮下注射精制魚肝油5~10mL,或者用維生素A 2.5~5萬單位肌肉注射,也可以口服魚肝油10~15mL。牛可以肌肉注射維生素A,成年牛一次用量為5萬單位,犢牛一次用量為5~7萬單位。也可以內服魚肝油,一次用量為20~60mL。
(張小磊 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畜牧水產局)